二、互联网+:连接一切(2)

2016-07-20 09:44:44 发布 | 4944字

三、从NB到SB只有一个互联网的距离

——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

(一)传统企业的“互联网”:磨刀不误砍柴工

先讲一个野猪磨獠牙的故事。

一只野猪在大树旁勤奋地磨獠牙。狐狸看到了,好奇地问它:“既没有猎人来追赶,也没有任何危险,为什么要这样用心地磨牙?”

野猪答:“你想想看,一旦危险来临就没时间磨牙了。现在磨好了利牙,等到要用的时候就不会慌张了。”

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曾说:站在风口浪尖,猪也能飞上天。传统企业就是奔跑在野外森林的野猪,要想成功转型互联网,变成雷军口中的飞猪,必须首先磨牙待命。

1夯实“经济基础”,别造“空中楼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需夯实经济基础,方可谈上层建筑。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产品环节,用户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产品。产品为王,传统零售,产品的培育、产出、筛选、包装设计整个供应链,须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传统餐饮,食品卫生是重中之重传统服务,客户能给你带来的口碑和信誉是根本。这一切都将为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凝聚接地气的势能,经济基础搞不好,公司就会在互联网层面造成所谓的“空中楼阁”。

星巴克的经历说明,传统企业转型,切忌疾风劲雨,循序渐进才得法。1999年6月30号,星巴克CEO兼董事长HowardSchultz兴高采烈地向外界宣告这家销售咖啡饮料的公司正变成一家互联网公司——推出门户网站、在线销售咖啡和厨房用品,星巴克股价在当天出乎意料地下跌15%。后屡经波折才在2009年推出手机客户端,2012年8月以2500万美元投资移动支付公司Square,时至今日星巴克才成为美国移动支付规模最大的零售公司。

2去传统思维,容纳互联网思维

传统企业诞生于传统大工厂思维之下,有着致命的传统思维的劣根性,转型互联网,革新思维观念,抛弃大工厂思维,接受互联网思维势在必行。传统思维是垂直纵向的延续,而互联网思维则是从任意一点向任意方向的发散,有无限的可能性。传统思维讲专一,互联网思维讲跨界传统思维讲用户口碑,互联网思维讲大数据分析用户行为习惯传统思维讲产品的丰满性,互联网思维则讲简约。这是完全不一样的,思维观念决定了传统企业转型是否正确和根本走向。

互联网思维是一种时代转型的讯号,传统企业必须勇敢地面对互联网思维的冲击,克服过去的成功所形成的惯性思维,迎接新的挑战。

3以人为本,企业人格化

以人为本分为企业管理者和消费者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性化管理,另一方面则是人性化体验。人是企业的灵魂,所以在企业管理层面需重视“人性化”,以海底捞为例,海底捞有完善的员工培养机制,员工基本素质培养、服务标准考核、服务绩效考核。任职一年以上的店长离职将有8万元的“嫁妆”,完全渗透“以企育人”的管理理念,让员工懂得知恩图报。外界盛传海底捞有令人发指的“变态服务”,传菜员团队被称做“飞虎队”,服务团队被分门别类地称作管家式、亲情式和情境式的贴心服务,海底捞的服务体验做到了极致。海底捞的传统线下服务夯实了转型互联网的“经济基础”,实现了从传统企业到互联网企业的华丽转变。

(二)互联网时代下企业的人本精神

经营一家成功的企业如同培养一个成功的人,终归企业是人的企业,人是企业的灵魂,互联网时代下企业更需要人本精神,人本精神在成功企业中凸显有以下几个要点。

1融入情感的品牌理念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取决于感情的深浅,同理,企业同用户之间的关系也取决于情感的近远,赋予企业生命的唯一方法就是赋予企业人的情感,苹果融入了乔布斯的科技梦想,带着乔布斯的特立独行走向世界,乔布斯的设计思路是从人的最基本习惯和思路出发,坚持培养“人用正确的方式和机器沟通”,苹果是融入乔布斯梦想和灵魂的,所以苹果和乔布斯本身就是合二为一。苹果和微信同样坚持了极简主义,这种极简考虑的是客户的情感。尤其在当下情感经济时代,品牌融入情感,就显得愈加重要。

2无微不至的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是影响用户感官和使用产品的第一要素。安居客CEO兼董事长梁伟平说:“互联网思维给房地产带来的是‘微’的思想。”“微”是以用户为中心的思想,想的是用户需要什么。房地产也要符合用户需求,让用户尖叫在营销上,要和用户互动,让用户更早期参与成为粉丝要为用户提供终身全面的服务,房屋产品和服务也要快速迭代。其中,互联网带来的大数据,使得按用户需求造房成为可能,在楼盘产品设计初期纳入目标用户建议、结合互联网大数据“预见未来”以降低房产销售风险势在必行。其实房地产与客户体验无关,是一种误区。互联网思维已经适用于工业时代的360行业,如果房地产做不好客户体验,在情感经济的影响下,会成为炮灰。互联网时代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素养的提高,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需求。

3有口皆碑的人性化管理

海底捞的企业管理渗透了“以企育人”的理念,实际上已经超越了管理而重在培育,所以海底捞不只是解决了员工的生存问题,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员工的世界观和价值取向。

Google创造了一个“百家争鸣”的工作氛围,使员工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给员工的各种创意一个去试验的机会,主张开放、自由、民主的企业文化,要求每一个管理者面对下属的提议不能直接回复“NO”,而是考虑如何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Google式文化创新称为德鲁克式理想,主张工作应当体现人的社会价值,优秀的管理者应尽全力给予员工信任,并让他们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过分关注眼前利益而做长远打算,才能为企业的发展铺好更宽阔的道路。

同时Google提倡的弹性工作制不同于一般企业,Google充分相信员工,把工作时间的掌控权交由员工,由员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安排时间。在Google工作更像在自己家办公,饿了可以去吃东西困了可以小睡玩兴大发时可以和同事PK一场桌球哪里不舒服了,随时可以享受到按摩师的到位服务。谷歌对员工的管理渗透的是浓厚的文化氛围,是一家洞察人性的企业,一家成功的企业善于向员工输出价值而不是索取所谓的“剩余价值”,一家伟大的企业不是解决了多少人的就业问题,而是向社会输送了多少价值。

互联网时代,人与人之间、人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是情感和信任的互联,不同于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互联,更不同于实体经济时代的机械连接,人与人之间、人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人本价值是根本。

四、巨头逐鹿互联网风口

自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互联网,媒体随即狂热跟风,业内人士强烈追捧,互联网成为绝对风口,站在这个来势凶猛的风口上的“猪”蠢蠢欲动,百般觊觎,各互联网巨头竞相逐鹿互联网风口。

(一)战略为天,文化接地,首推阿里

互联网指数:

阿里无疑是公认的互联网战略型巨头,其产业链整合力、战略布局力,甚至营销炒作的能力都是业界首屈一指的航空母舰型巨企,比如“双十一”的阶梯式跳跃,互联网金融的跨界融合,文化、娱乐、医疗、体育、娱乐产业的全面布局,而阿里的团队也把这个悬在空中的战略付诸实践,变为现实。阿里首创“合伙人制度”,27位合伙人成为“十八罗汉”杯酒释兵权后战略团队的排列重组,毋庸讳言,他们才是阿里团队的精干力量,过五关,斩六将,顺利登峰阿里团队金字塔顶端,完成了阿里战略从理论到实践的势能转化。阿里的文化也与马云及其一手精心培育出来的合伙人好武侠、善结交的豪爽性情完美契合,深深打上了金庸武侠文化的烙印,映射到每个阿里人,所以阿里一日千里的造富战略、英雄色彩浓烈的文化氛围造就了阿里可以叠加任何行业的根本能力,阿里的成功也可以简单归结为八个字:战略为天,文化接地。

阿里湖畔大学成立,也必将成为阿里施展战略和文化的超级阵营。所以阿里拥有站在风口的最完备的资源、全产业链商业生态和英雄主义文化,阿里无疑是站在互联网风口浪尖的巨无霸。

(二)左手微信,右手QQ,腾讯双拳搏击飓风口

互联网指数:

微信毋庸置疑是移动互联时代的第一张船票,坐拥移动互联时代社交和即时通讯头把交椅,精而美,“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囊括了以订阅号为主体的企业媒体和自媒体、以企业号和服务号为主体的品牌圈、以朋友圈为核心的社交和微商、以微信群为单位的群聊,本身的即时通讯属性,以及附属的站内外搜索、公众号和朋友圈广告、社交游戏,京东、微店、微小店所组成的移动电商群,以理财通为切入点的互联网金融、以大众点评为纽带的O2O。微信正在以小而美的精进思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构筑类地球的微型商业形态。

而QQ与微信可以说是腾讯麾下的一对孪生兄弟,如果说微信承载并将延续腾讯移动互联时代的香火,那么QQ便始终承接的是腾讯PC互联时代的命脉,并将在移动互联时代助力腾讯实现完美的跨屏跳跃,继续在移动时代独领风骚。站在微信的对面,QQ给年轻人特别是学生群体营造了先天的社交环境和条件,触角更是抵达中国的三四线偏远城市,基于兴趣社交的商业生态蔚然成荫,由此QQ也形成了PC和移动端的双向即时通讯,齐头并进,形成了QQ空间的半封闭半开放社交生态圈子,百花齐放的QQ社交和QQ群整合升级的QQ群联盟,以及附属的移动电商、游戏,QQ空间feed广告,同时由QQ群、兴趣部落和QQ公众号组成的移动社群阵列和由企业QQ和营销QQ升级而来的腾讯企点构成了腾讯“31”开放产品策略,构建了腾讯别具一格的特色商业生态系统。

纵观整个QQ和微信形态,彼此所形成的商业形态恰恰优势互补,腾讯麾下的这对孪生亲兄弟,或者说左右手势必将站在互联网的风口浪尖助力腾讯搏击未来商业生态。这双左右手虽然显得单调,却浑然一体,亦可独自大展拳脚,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腾讯双拳搏击飓风口,其优势可见一斑。

(三)地图搜索,百度双轮驱动风火轮

互联网指数:

要说百度根本性的驱动器应该是百度的技术,百度强劲的技术势能锻造出智能硬件、搜索、地图、O2O服务等。但是助力百度完成向互联网跳跃升级的双轮驱动武器首当其冲的是搜索和地图。

在PC时代,百度凭借搜索坐拥几乎互联网信息服务、商家广告的半壁江山,成为链接企业、人和服务的ATM信息机,可谓名利双收。在移动时代,百度凭借轻应用、APP集群、直达号,以及移动搜索等大杀器完成了从PC到移动的华丽转变。但这一切依然以搜索为核心,百度利用搜索,把所有信息、服务、用户等实现连接和融合,进而产生剧烈的互联网化学反应,生成风格迥异的化学产物,产生变革。

地图是百度特有的大杀器,百度强劲的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所支撑的百度地图成为妇孺皆知的指路神器,也作为本地生活服务的贴身向导,成功地连接了人和服务。在互联网的风口上,百度地图具有千里眼、顺风耳的特异功力,助力百度飞上互联网的风口浪尖,毫无悬念。搜索、地图作为的百度的双轮风火轮必将驱动百度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云端。

(三)小米硬件群营销,猪也能飞上天

互联网指数:

“站在风口浪尖,猪也能飞上天。”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如是说,小米最先预见互联网会将自己推上风口浪尖,也预见了移动硬件才是自己站在互联网风口的强劲驱动力。小米成功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恰恰对这句风口上的“猪”的言论进行实践。在七字诀的互联网思维下,小米衍生出手机、平板、电视、手环、路由器、净化器、移动电源、盒子、手柄等一系列硬件群所构成的商业生态。口碑则是小米的营销思维,小米的成功源于互联网环境下的C2B商业模式的充分利用和“参与感”营销法则。

(四)58同城叠加360行,占据风口搏激流

互联网指数:

姚劲波曾说58同城干的是BAT不愿干的累活,脏活,实则58站在了互联网风口浪尖势能落地的下游,这个势能绝非百度的技术势能,而是整个互联网生态所需的360行业的起源点,互联网要加什么,加的就是线下所有产业形态,而此方面恰恰是58的核心驱动力。58把租房、招聘、餐饮、旅游、家政、教育、医疗、农业、二手房车、跳蚤市场、宠物市场等行业形态加在58同城这个最大的本地分类信息网上,也构成了58线下强大的互联网天网,进而实现58同城叠加各行各业的盛世局面。58到家将上门经济带入公众视野,变革传统服务业商家被动服务的局面,真正做到互联网服务业乃至其他各行各业。58同城站在BAT的防空城之外,免遭抢去风口之忧,又站在顺风的方向,更容易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