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教学之道1

2015-03-19 11:24:03 发布 | 10910字

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作用,所以他们十分尊敬老师。春秋后期,出现了私人讲学的大师。首先是儒学宗师孔子,他以六艺教授,弟子从四方各国赶来拜于门下。在讲学的过程中,古人总结出很多有价值的教和学的方法,对于今天的学校教育仍有重要的意义,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等。

玉不琢,不成器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玉石不经过雕琢,就不能用来做器物。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道理,因此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尚书·说命中说:“自始自终想着学习。”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孟母为了让他接受好的教育,不惜心血三次搬家!

一开始,他们母子搬到了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号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带着孟子搬到了市集旁边去住。

孟母三迁石像

搬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搬家了。

最后,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了。

孟母克勤克俭、含辛茹苦、坚守志节、抚育儿子,从慎始、励志、敦品、勉学以至于约礼、成金,数十年如一日,丝丝入扣,毫不放松,既成就了孟子,更为后世的母亲留下一套完整的教子方案,她本人也成为名垂千秋万世的模范母亲,在中国历史上受到普遍尊崇。后人把她与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母亲欧母,“精忠报国”岳飞的母亲岳母、晋代名将陶侃的母亲陶母列为母亲的典范,号称中国“四大贤母”,而且位居“贤母”之首。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人的成长及品格的养成至关重要,孟子后来成为一个很有学问的人,这和他有一个睿智的母亲是分不开的!

西晋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史学家和医学家叫皇甫谧。他一生写了大量著作,其中历史著作有帝王世纪、年历、高士传、逸士传、烈女传等,医学著作有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简称针灸甲乙经)等。其中,针灸甲乙经一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系统的针灸专著。这部书不仅在我国成为后世针灸学的经典,而且已经被翻译成外文介绍到国外,成为在世界上有影响的针灸学专著。可以说,他是我国文化史上有多方面成就的不可多得的人物。

皇甫谧像

可是,有谁能想到,这个大学者在青少年时期竟是一个不学无术、与学问无缘的浪荡公子,而且在当时人们的眼中他还是一个天资低下、被人瞧不起的“蠢材”,史称他“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那么,他的成就是怎样取得的呢?他是怎样成为有用之才的呢?

皇甫谧小时候过继给了叔父,他跟随叔父母东迁到河南郡安县(今河南渑池)。青少年时期的皇甫谧不喜欢读书,他非常贪玩,经常与小伙伴们“或编荆为盾,执杖为戈,分阵相刺,有若习兵”。叔母经常责骂教导,他也不听话。长到二十多岁,愈发放荡无羁,冥顽不灵,毫无上进之心,白白虚掷了大好时光。由于没有掌握文化知识,说话办事既粗鲁又糊涂。但是,皇甫谧对他叔父母非常孝顺。

有一次,不知从哪里弄到一些时鲜瓜果,他便立即兴冲冲地拿回来孝敬叔母任氏。皇甫谧满心以为叔母一定会高兴,谁知叔母不但没有接他的瓜果,反而把他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劝他说:“你已经二十多岁了,还是目不存教,心不入道,即使你拿牛羊猪‘三牲’来给我吃,也丝毫不能使我得到安慰啊!”说罢连声慨叹道,“过去孟母三迁,终于使孟子成为一个大学者。难道是我没有选择好的邻居而把你带坏了吗,还是我教育不够和不得法呢?要不然你怎么会顽皮愚钝到这个地步!修身勤学,全靠你自己努力,最终也是你自己得到好处,与我有什么关系!”说罢,叔母不禁声泪俱下。叔母这番苦口婆心地开导,对皇甫谧触动很大,他当即向叔母表示要痛改前非,弃旧图新,重新做人。第二天,他就去拜村里一位叫席坦的老先生为师,认真读书。后来皇甫谧回忆道,那次叔母的教训使“予心少感,遂伏书史”。

从此以后,皇甫谧简直像是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他再也不在外面游荡了,而是如饥似渴地沉醉于书本中,“耽玩典籍,忘寝与食”。那时他叔母的家境并不宽裕,他就“躬自稼穑,带经而农”,以至“沉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时人说他是“书淫”,即说他沉溺于书本之中已太过度了。有人劝他不要用功过度,以免损耗精神,伤害身体。他却回答说:“古人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只要能得到知识和学问,就是少活几年也甘心。”

读书打开了皇甫谧心灵的窗户,书本把他带进了知识的宝库,使他对祖国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着了迷,他如饥似渴地吸吮着,不断地充实自己。通过这样坚持不懈的努力,皇甫谧终于把浪费的光阴夺了回来,“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终于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在封建社会里,士人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统治者的器重,以谋取高官厚禄。皇甫谧生活的时代,这种社会风气是十分盛行的。当时也有人劝皇甫谧:“你现在已经满腹经纶,颇有名声了,也应该出去广泛交游一些权豪势要,也好博个一官半职,何必死守这穷乡僻壤,一辈子过着清贫的读书生活呢?”

这时的皇甫谧已立定了钻研学问、著书立说的志向,他给自己起了个别号——“玄晏先生”,立志要做一个清心寡欲、不慕荣利、专心学问的读书人,因此对于劝他出来做官的言论,他毫不犹豫地加以拒绝,明确表示,一个人只要肯努力钻研,即使住在穷乡僻壤之中,也可以得到做学问的无穷乐趣,何必去交游权贵,孜孜追逐名利呢!他还写了一篇题为玄守论的文章,表白自己安贫乐道、不求荣利而潜心学术的志趣。随着他的名声越来越大,官府也接二连三地举荐他出去当官,都被他谢绝了。皇甫谧一生始终坚持研究学问和著述,后来虽然得了偏瘫病,“犹手不辍卷”,一直到西晋太康三年(282年)他六十八岁去世为止。

纽约市戴尔·卡耐基学院的一位学员名叫埃德·格林,他是一位十分杰出的推销员。他的年收入能超过七万五千美元,相当于在今天经济条件下的十二万美元。格林讲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当我还是一个小男孩的时候,有一次我的爸爸带我参观了我们家的菜园。爸爸可以说是那个地区最好的园丁,他在园子里辛勤耕作,并且以自己的成果为荣。当我们参观完之后,爸爸问我从中学到了什么。”

“而我当时只能看出来,爸爸显然在这个园子上下了很大一番功夫。对我的反应爸爸有些沉不住气了,他对我说:‘儿子,我希望你能够观察到当这些蔬菜还绿着时,它们还在生长;而一旦它们成熟了,就会开始腐烂。’”

格林说:“我一直没有忘记这件事,我来上这门课是因为我认为自己能从中学到些什么。坦白地说,我确实从其中一节课中学会了一些东西,那使我完成了一笔生意并得到了上万美元,而我曾花了两年多的时间试图做成它。我所得到的这笔钱能够付清我这一生接受促销培训的所有花费。”

在人生的这场游戏中,你应当保持生活的热情和学习的热情,不断地吸取能够使自己继续成长的东西来充实自己的头脑。宋代欧阳修诲学说拓展了这句话的含义,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玉石是天然生成的,但要成为有用的东西,还得要经过打磨加工。欧阳修用这个道理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人也是这样,学习就会变成君子,人不学,不知“道”,就有可能变成小人了。

可见,人要通过后天的教育培养,以挖掘先天隐藏的潜能。在知识更新迅速的今天,每个人都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不时地为自己充充电,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对你有大用处。

玉石是天然生成的,但要成为有用的东西,还须经过打磨加工。儒家学者一方面承认人所具有的天赋和才能,另一方面又强调开掘和发展天赋、才能,必须通过学习的过程,使它们得到充分的展现。确定了这个大前提,剩下的问题便是开掘的具体方法和技巧了。

从古至今,凡是胸怀大志的人都很注重知识的积累。尤其是在当今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谁学的越多,就越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说苑中有句话说:“人们都知道用食物来治疗饥饿,却不知道用学习来治疗愚昧。”的确,学习常常可以让粗俗的人变得谦谦有礼,让愚昧的人变得聪明伶俐,让卑微的人变得名声显赫。这或许就是知识的力量。培根老先生曾说:“知识就是力量。”在当今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所有的行业都需要依赖于知识而存在,所以一个人要成材,要在某个领域取得成功,就必须通过学习来实现。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其此之谓乎!

虽然有美味的菜肴,但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味道的甜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说教”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尚书·说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荀子·修身中有:“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这句话的意思是道路虽然近,如果不去走,就走不到;事情虽然小,如果不去做,就不会成功。也就是说,康庄大道近在咫尺,但是如果你吝惜你的体力,不舍得挪动你的双脚,那你只能是原地不动,不会欣赏到外面绚丽的风景,当然也不会有意外的收获了。虽然只不过是小事一桩,举手即得,但是倘若你鄙夷它太小而不去做,那么即使你再聪明,也永远不会有成功的一天。

大多数的人之所以不能成功,都是因为缺乏立即行动的个性。他们即使有了好的想法也不会付诸实践,只是过着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平庸生活,一辈子碌碌无为,到最后悔之晚矣。

战国时期,蔡国有一个人是宗室成员,被封在威这个地方。那时的人习惯于以爵为名,以示尊敬,所以人们多称他为威公,久而久之,他的真实姓名反而被人们所淡忘了。威公自小读书识字,勤学苦读,矢志长大后报效祖国。成年之后,虽然身居高官,日理万机,但他仍然勤学不辍。由于他博学多知,才高八斗,为人又老实厚重,待人亲切,关心百姓,因此得到了文武百官、平民百姓的普遍爱戴,附近乡里邻居对他更是敬重有加,并以他为荣。

可是,有一天,威公忽然关起房门,大哭起来,而且哭声震天。家人侍从们见威公突然做出这种举动,都大为惊讶,赶紧去询问情况。可是房门都快被敲破了,威公仍只顾大哭不止。家人无法,只得作罢,任凭他哭下去。就这样一连哭了三天三夜。最后,泪都流干了,流出来的竟然是血。邻居们听了,都很纳闷,不知威公为何突然哭得这样伤心、凄婉,都忍不住流下眼泪来了。邻居们百思不得其解,又去询问原因。

其中,有一位邻居对威公尤为敬重,见威公堂堂男儿,如今却像个弱小妇人似的哭得这样悲悲凄凄,心痛之余,甚是纳闷,心想:“威公平时待人和蔼可亲,又博学多知,德高望重,如今却不顾乡人耻笑,躲在家中痛哭流涕,一定事出有因。我一定要去问个究竟,不能坐视不管。如若他真有什么困难,我们大家也可以帮帮他啊!”

想罢,他快步走出家门,来到威公门前,透过墙孔冲威公喊道:“先生,你为何哭得这样伤心?难道你遇到什么困难了吗?如果是的话,你把困难告诉我,大家齐心协力,集思广益,一定会帮你解决困难,渡过难关的。先生快别哭了,快把原因告诉我,我们也好为你出谋划策,解决困难啊!”

威公正抱头哭得伤心,突然听见有人对他说话,慢慢抬起头来,哑着嗓子,抽泣地说:“先生快回吧,你无能为力的。谁也不能改变事情的发展方向,正因为无力回天,所以我才这样伤心啊!你再也不要劝阻我了,别再浪费口舌了。”

邻居被他说得稀里糊涂,愈加焦急了,大声喊道:“先生你不告诉我原因,怎么知道我无力回天呢?不管什么样的困难,只要我们大家一起,群策群力,我相信一定能解决的。况且,先生你只是这样抱头痛哭,又怎能解决问题呢?先生赶快说明原因吧!”

威公无奈,只得哀伤地对邻居说道:“唉,我之所以如此伤心,根本不是因为受了委屈,而是因为我们蔡国快要灭亡了啊!过不了多久,他国军队就会进攻我国,百姓们将会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成为亡国奴了啊!一想到这悲惨的一幕,我便忍不住伤心哭泣了。”说完又号啕大哭起来。

邻居听了,更是莫名其妙,追问道:“先生你这话从何说起呢?我们现在不是生活得很好吗?你为何说蔡国快要灭亡了呢?”

威公停止了哭泣,对那位邻居说:“快要病死的人,即便是神医在世,也束手无策;国家快要灭亡了,即便是贤如姜太公,才比周公,也是无可挽救的啊!你只不过是一介草民,只关心地里的收成就可以了,却不知我们蔡国已经腐败到何种程度了啊!简直是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了。既然先生如此恳切,我也不妨直言相告吧!现在我们的国君,整天花天酒地,歌舞升平,不理朝政,唯美色是务,而且亲近小人,远离贤臣,内不修朝政,外不结诸侯;国中大臣,不以国家为重,只知结党私营,钩心斗角,搜刮百姓,聚敛财富,极尽腐败之能事,更有甚者还结交诸侯,背叛国家。照这样下去,蔡国岂有不亡之理?国君闭目塞听,朝中小人当权,贤人进谏无路,所以我知道,蔡国快要灭亡了,蔡国的百姓快要遭殃了!”

邻居听了,吓得出了一身冷汗,心想自己真是孤陋寡闻,每天都勤劳做事,本来以为这样就可以终其天年,却想不到大难将要临头了,幸亏今天听到先生这番肺腑之言,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啊!回到家中,他便迫不及待地将此事告诉了家人。家人听了,大为惶恐,纷纷劝他赶快逃离避难。于是,那位邻人当晚就将东西收拾停当,携妻带子,迁居到楚国去了。

几年后,楚国果然出兵攻打蔡国。由于蔡国国君昏庸无能,荒淫无耻,为满足自己的私欲,对百姓搜刮勒索,致使百姓流离失所,贫困交加。楚国来攻,蔡国百姓谁也不愿为蔡君卖命,因此士气低落。很快,楚军便攻下蔡国,蔡国灭亡了。蔡国战败,楚国俘虏了大批蔡国人,威公即在其中。

再说那个迁居到楚国的蔡国人,来到楚国后拜见楚王,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受到了楚王的赏识和信任。楚王对他大加提拔,此时已经当上了楚国的大司马,威风凛凛,与昔日简直判若两人。虽然他现在在楚国高官厚禄,可他毕竟生在蔡国,对蔡国充满了深厚的感情,对昔日邻居更是思念备至,时时记挂在心。如今蔡国灭亡,他心里也很难过。他领着士兵在俘虏中东张西望,看有没有认识的同乡。此时,威公正被绑在一根木桩之上,衣衫褴褛,蓬头垢面,苦不堪言。那位邻人一眼便认出了威公,赶快上前打了个招呼,并命令士兵给威公解开绳索,关切地问道:“先生何以沦落到如此地步?”

威公垂头丧气,苦笑着回答说:“我怎么能不沦落到这样的地步呢?我听人说,能说而不能做的人是能行动起来的人的仆役,能够及时行动起来的人是能说而不能做的人的主人。你能够立即行动起来,不但躲过了灾祸,还拥有了今天的成就;我虽然早已料到迟早会有家破国亡的这一天,却终究没能行动起来,这也算是罪有应得,自作自受吧!你是主人,我是仆役,也是理所当然的啊!我能说而不能行,何以不沦落到如此地步呢?”

教训是惨痛的,而结局却令人深思。我们万万不可只说而不做,只思而不行。想到了就要立即去做,这样才可以避祸得福,免败而成功。

想不想写信给一个朋友?如果想,现在就去写。有没有想到一个对于生意大有帮助的计划?那么马上就开始行动。要知道,任何一个想法和计划都是通过行动来实现的,哪怕是买根冰棍儿,去趟商场这样的小事都不例外。

儒家思想的一大特点是:重视实践,要求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诸于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的正确性。进行实践必须抱着现实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以清醒冷静的态度面对现实,是一就是一,绝不说是二。即使错了,也要敢于承认,使知行合一,理论和实际联系在一起,反对空头理论。这样就有了“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这种自然而然的结论。

人必须读书,才能知道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教师必须亲身经历教学的过程,才会深感自己学问的孤陋和困惑。求学者知不足,才会自我反思,更加努力地学习;教者感到困惑,才会潜心钻研,孜孜以求,自强不息,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要想在现代社会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重视对员工的培训。一些有名的企业建立了自己的企业大学,例如海尔大学、春兰大学,并由此催生了多家管理培训公司。关于培训的作用,美国人力资本之父舒尔茨通过研究早就指出,投资于人力资本比物质资本能获得更高的回报。

大学之教也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外,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来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大学教学,按照时序进行,必须有正式的课业,课后休息时也得有课外练习。不学习弹奏杂乐,就不能懂得音乐;不学习各种比喻的方法,就不能理解诗经;不学习各种服饰的用途,就不懂得礼仪;不重视学习各种技艺,就不能激发对学业的兴趣,所以君子对于学业,要心中念着,反复研习,休息或闲暇时也念念不忘。如果能这样,就能学懂课业并尊敬师长,乐于同朋友交往并信守正道,即使离开了师长和朋友,也不会违背他们的教诲。尚书·说命中说:“谦虚恭谨,孜孜不倦,修行就能成功。”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公元前526年,孔子29岁。相传孔子这一年从山东跑到山西,向晋国著名的音乐家师襄子学弹琴。

襄子说:“我虽然由于磬击得好而得到官职,然而我擅长的是弹琴。现在你的琴弹得已经比较熟练了,可以增加一些新内容了。”

孔子说:“我还没有学到弹琴的技法呢。”

一段时间以后,襄子说:“你已经熟练掌握了弹琴的技法,可以增加一些新的内容了。”

孔子说:“我还没有学到弹琴的要领呢。”

过了一段时间,襄子说:“你已经熟练掌握了弹琴的要领,领悟到曲中所表达的感情了,可以更进一步学习新的内容了。”

孔子说:“我还没有了解曲作者的为人呢。”

过了一段时间,孔子默然沉思,登高远眺,说:“我几乎已经知道曲作者的为人了。他皮肤黝黑,身材修长,放眼望去,拥有了四方土地,这不是周文王又是谁呢?”

师襄子离开坐席向孔子连拜了两次,答道:“您真是圣人啊!这首曲子正是周文王的作品文王操!”

从孔子这种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上可以看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付出跟收获是成正比的,要想做好一件事,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如果半途而废,最多只能学到一些皮毛而已,根本不可能领悟到其中的精髓。孔子后来之所以成为圣人,并不是得之于偶然,而是他本人勤奋钻研和刻苦努力的结果。

从前有个皇帝非常喜欢公鸡。有一天,他下令让当时国内最有名的画家为他画一只公鸡。画家说,他需要3年的时间。皇帝心中很不满意,但还是耐着性子答应了。

3年期满,皇帝立即召见画家,只见他两手空空,便急切地问:“我的雄鸡图呢?”

画家不慌不忙,当场展笔挥毫,只见一阵笔飞墨舞,一只栩栩如生的大公鸡便跃然纸上,前后不到3分钟。

皇帝见状,不禁勃然大怒道:“你这不是故意欺君犯上吗?你总共只用了3分钟,为何故意要让寡人等你3年呢?”

画家说:“您老先息怒。请随我来看。”画家随即带着皇帝来到一间大屋子前,推开门一看,里面堆满了废纸,上面画的全是公鸡。

画家说,这就是我花了整整3年时间所做出的努力。没有这3年的工夫,哪能3分钟之内就画完一只大公鸡呢?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献艺一分钟,练艺十年功。学到非凡艺,必下惊人功。要想功成名就,必须下常人没有下过的功夫,吃常人所没有吃过的苦。这是普遍的规律。有的人喜欢幻想,喜欢将成功寄希望于某种神秘的力量,对于不成功又喜欢找种种理由和借口,这是不符合规律和常理的。

出身书香门第、官儒世家的司马光,自幼就对历史故事非常感兴趣。7岁那年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始读左氏春秋。他读书爱不释手,悟性也很高。为了抓紧时间读书,司马光自制了一个圆形枕,取名叫“警枕”,夜里睡觉便把它枕在头下。木头是圆的,而床铺是硬而滑的,晚上睡觉只要一动弹,“警枕”就会滚落在地,他随即就会惊醒,随即起床披衣夜读,不至于一觉睡到大天亮耽误了大好的学习时间。

司马光学的东西很扎实,使他一生深受裨益。15岁时,他便能“于学无所不通,文辞醇深,有西汉风”了。成年以后,即使做了官,司马光还保持自幼养成的刻苦学习的习惯,时刻抓紧时间来读书和思考。正是由于他的苦读,奠定了他坚实的经史、文学基础,才使他能够主持编修不朽的巨著资治通鉴,也正是他一贯勤学苦读的作风,形成了他正直、诚实、仁厚的品格,从而成为北宋一代名相。

一只蜘蛛在断墙处结了网,把家安了下来,但是它的生活并没有安宁,因为它常常会遭受风雨的侵袭。

有一天,大雨来临,它的网遭受劫难。大雨刚过,这只蜘蛛就向墙上支离破碎的网艰难地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来。

一直在里面避雨的3个人看到蜘蛛爬上去又掉下来的情景,开始讨论起来,他们的观点却大不一样。

第一个人看到后,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地说:“唉,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我们的境况就是这样,虽然一直都在忙忙碌碌,可结果却一无所得。看来我的命运和这只蜘蛛一样也是无法改变的。”于是,他继续沉迷于颓废中,日渐消沉。

第二个人在一旁静静地看了一会儿,不屑一顾地说:“这只蜘蛛真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呢?我可不能像这只蜘蛛这样愚蠢,凡事都要认真思考,找到捷径,一味埋头蛮干可不是好方法。”这个人从此变得聪明起来。

第三个人专注地看着屡败屡战的蜘蛛,他的心灵为之深深地震撼了,他想:“一只小蜘蛛竟然有如此顽强而执着的精神,有这样的精神就一定能够成功。我应该向这只蜘蛛学习。”受到蜘蛛的启发后,他从此坚强无比。

成就事业的过程往往就是勤奋学习、战胜困难的过程,任何本领的获得都要经由艰苦的历练,任何寄希望于投机取巧达到目的的做法都是愚蠢的。

学习要求学生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心里都得牵挂着学业,不能有所怠慢和荒废。这种执着的精神,也体现了儒家思想的现实主义实践特色。精诚所至,金石可镂。只要有恒心和毅力,没有办不到的事情。

学习的确需要恒心和毅力。悟性和天赋虽然也很重要,但仅仅凭它们,恐怕很难学好课业,关键还要靠勤奋和执着的毅力。古人所说的“勤能补拙”,正是这个意思。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凡是为学之道,以尊敬教师最难做到。教师受到尊敬,然后真理才会受到尊重;真理受到尊重,然后民众才懂得敬重学业,所以国君不以对待臣下的礼节来对待下属的情形有两种:一种是在祭祀中臣子担任祭主时,不应以臣下之礼来待他;另一种是臣子当君主的老师时,也不应以臣下之礼来待他。在大学的礼仪中,做老师的人虽然接受国君的召见,也不必按臣礼面朝北,这是为了表示尊敬老师。

“曾子避席”是出自孝经的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

有一次,他在孔子的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

曾子像

曾子听了,明白老师是想告诉自己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道理时,他站起身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自己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颂,很多人都向他学习。足见,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北宋时期,福建有个叫杨时的进士,他特别喜好钻研学问,到处寻师访友,曾就学于洛阳著名学者程颢门下。程颢死后,又将杨时推荐到其弟程颐门下,在洛阳伊川所建的伊川书院中求学。

杨时像

杨时那时已四十多岁,学问也相当高,但他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尊师敬友,深得程颐的喜爱,被程颐视为得意门生,得其真传。

一天,杨时同一起学习的游酢向程颐请求学问,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杨时便劝告游酢不要惊醒老师,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一会儿,天上飘起了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游酢实在冻得受不了,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阻拦住了。

直到程颐一觉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从此,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也不负众望,终于学有所成。之后,杨时回到南方传播程氏理学,且形成独家学派,世称“龟山先生”。

我们耳熟能详的“师道尊严”,大概就出自这里。教师在古代受到尊重,竟然成了一种重要的礼节。即使在国君面前,也可以不受常礼的约束而受到特殊的待遇。尽管这种特别的礼遇是有限的,但毕竟体现了古人对老师的重视。

如今在有些地方,师道不仅不再有尊严,而且教师的地位、待遇也远远落在了后面。诸多困扰着教育的问题得不到根本性的解决。这与我们这个教育历史悠久、教育制度和思想发达的古国不太相称,也与日后的发展不大相称。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天尊地卑,君臣定矣。卑高已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小大殊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则性命不同矣。

天是尊贵的,地是卑贱的,君王和臣子的地位是早有定数了的,按照高低地势的陈列分布,地位的贵贱也定位了。按照自然界运动和静止的常态,大小也就有了区分。动物各依种类相聚,植物各依群体相分,那么它们的禀性、生命也就各自不同了。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今天我们也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其实意思都是一样的。有着共同兴趣爱好、志向相似的人,往往会成为朋友;反之,话不投机半句多,就会分道扬镳。

战国时期,淳于髡博学多才,能言善辩,被任命为齐国的大夫。齐宣王喜欢招贤纳士,于是让淳于髡举荐人才。淳于髡一天之内接连向齐宣王推荐了七位贤能之士。

齐宣王很惊讶,就问淳于髡说:“寡人听说,人才是很难得的,如果一千年之内能找到一位贤人,那贤人就好像多得像肩并肩站着一样;如果一百年能出现一个圣人,那圣人就像脚跟挨着脚跟来到一样。现在,你一天之内就推荐了七个贤士,那贤士是不是太多了?”

淳于髡回答说:“不能这样说。要知道,同类的鸟儿总聚在一起飞翔,同类的野兽总是聚在一起行动。人们要寻找柴胡、桔梗这类药材,如果到水泽洼地去找,恐怕永远也找不到;要是到梁文山的背面去找,那就可以成车地找到。这是因为天下同类的事物,总是要相聚在一起的。我淳于髡大概也算个贤士,所以让我举荐贤士,就如同在黄河里取水,在燧石中取火一样容易。我还要给您再推荐一些贤士,何止这七个啊!”

淳于髡用这个道理解除了齐宣王的疑惑,说明贤者与贤者总是相聚在一起的。而看看我们的身边,看看你的朋友圈,你们是不是性情相投、有相似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呢?答案一定是肯定的。